配资平台开通
逆变器行业融资难言回暖。
“长跑”近两年后,上能电气(300827)(300827.SZ)再度推进定增,募资总额缩水1/3。
2月14日,上能电气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此次定增时间较久主要是受到市场环境影响,去年以来业内企业的融资以及IPO进度均出现放缓。
2月7日,另一逆变器头部企业锦浪科技(300763)也公布了16.94亿元的可转债发行计划,募资大头同样将用于扩产。
虽然部分企业融资有新动向,但逆变器环节整体融资或许还难言回暖。去年11月,通润装备(002150)宣布因市场环境终止17亿元的定增,也有企业将募资的方向转向了海外。
上能电气再度推进定增,资金拟投向两大扩产项目
2月12日晚间,上能电气公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的二次修订稿。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上能电气该项定增最初于2023年5月披露,2023年8月其对预案进行了修订后迟迟未有进展。2024年4月,由于涉及该项定增的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股东大会授权有效期即将到期,上能电气为确保定增事项顺利推进,将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股东大会授权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6月4日止。
相较最初25.5亿元的募资总额,上能电气此次修订稿将募资金额下调至16.5亿元,缩水幅度达35.29%。
募资金额下调的同时,上能电气对募投项目也进行了调整。募投项目之一的“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拟投入资金从最初的10.4亿元降至8.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投资金也从7.5亿元降至1.5亿元。此外上能电气将最初的募投项目“年产10GW储能变流器、10GWh储能系统集成及20万台光储一体机建设项目”修改为了“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产业化建设项目”,相应的募投资金投入也从7.6亿元降为6.1亿元。
就拟将募投资金用于两项扩产项目,上能电气表示主要是由于现有产能已出现不足,其中光伏逆变器产能受限于现有生产厂房面积及布局已无进一步提升空间,储能产品现有产能及规划产能也较小,难以全面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业务的增长需要。
至于另计划将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上能电气披露,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资金量需求也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2.48%,短期借款合计15.05亿元,占整体负债的近30%,短债规模较大。
另一逆变器龙头锦浪科技(300763.SZ)也在2月7日披露计划发行16.94亿元可转债,投向包括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高电压大功率并网逆变器新建项目、中大功率混合式储能逆变器新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逆变器行业融资难言回暖:有企业终止,有企业转向
“目前融资确实不容易。”一名企业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行业整体角度看,当下也难言融资回暖。
部分企业的融资计划此前遭遇折戟。例如通润装备(002150.SZ)去年11月宣布因“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终止一项17亿元的定增。发行文件显示,通润装备拟将13.5亿元投入“18GW光伏、储能逆变器扩产项目和5GWh 储能系统项目”,3.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通润装备此项定增最初公布于2023年7月,经过深交所2024年4月、2024年7月及2024年9月的三轮问询,以及一次股东大会决议和相关授权有效期延期,最终依然终止。公司称已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以自筹资金对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进行了投入,相关项目的建设正有序推进,终止此次定增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也有企业选择“转向”。
阳光电源(300274)(300274.SZ)去年10月披露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新增境内基础A股股份的发行预案,计划募资48.78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入海内外储能产能扩产。此次GDR将在德交所挂牌上市,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10%。
上海钢联(300226)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李攀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企业在选择发行GDR时,考虑更多的是战略布局和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发行GDR,企业可以吸引国际投资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华泰证券此前一份研报提出,长期来看,各地区停电、电价上涨以及风光装机高增为需求的核心驱动力,逆变器长期需求可预见性较强。随着光伏储能的进一步降本,光储市场天花板有望向上打开,看好逆变器需求的持续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配资平台开通